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南京地铁事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南京地铁事故以及南京地铁事件后续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的事故原因
- 媒体称南京地铁一号线疑似脱轨,地铁脱轨有多可怕
- 2022南京7号线地铁塌方事故是哪个施工单位
- 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事故过程
- 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脱轨撞上站台,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一、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的事故原因
1、在第四节车厢下面,一段长达20多米的地基,也就是道床,明显拱起,将铁轨高高抬起,导致两节车厢发生大幅度落差,发生故障而停车。
2、其他车厢下方,正常地基与轨道两侧通道一样高,但出事的地基明显高出两侧通道,其中,拱起更高处近20厘米,刚好位于第四节车厢下方,靠近连接处。其中,南侧拱起的幅度稍微超过北侧。拱起的路基上,出现几处裂缝,最宽的有近1厘米。铁轨下方的混凝土和通道本应是一体的,但此时出现了裂缝,宽1厘米左右。
3、在路基和两侧隧道壁衔接处,正常情况下也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但由于路基拱起,衔接处出现了巨大裂缝,可以伸进手臂。发现下面不到20厘米处全是水。抬头望去,一条裂缝从隧道顶部向两旁一直延伸到路基,不停地渗水。靠近南侧尤为严重,隧道壁内的灰色建材都被冲了出来。在第四节车厢靠近东部,铁轨下有一个“泉眼”,水从混凝土地缝里哗哗淌出,汇聚成小溪,往东流去。
4、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如此意外,南京市地铁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志宁昨天查看了现场后表示,主要是地下水渗进惹的祸。地铁方面表示,经现场查看,轨道异常处出现在下马坊站往新街口方向约200米处。该区间为矿山法施工,隧道深埋40余米,地质结构为岩层富含裂隙。最近南京地区多雨,特别是21日晚间的暴雨,导致地下水位递增,引起混凝土道床上浮约10厘米,涉及范围20余米。初步分析观察,隧道初支二衬承力结构无损坏,现正在积极研究抢修方案,相关人员、设备及材料已组织到场。
5、陈志宁解释:“道床本身和二衬是没有相连的,轨道是混凝土结构来支撑的,水压下混凝土结构拱起,道床上浮。”
6、地铁方面表示,当初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地质就相当复杂,中山门以东是紫金山岗地,按道理全是风化岩层,施工也全采用的 *** 施工,但土质分布不均匀,它的地形特点就是孔隙大,压缩变形大,特别灵敏。很容易引起周边环境变化,地下水极为丰富,这对施工是很不利的,没想到运营又出现渗水道床上浮事故。
二、媒体称南京地铁一号线疑似脱轨,地铁脱轨有多可怕
日常生活中,出行都少不了交通工具,作为交通最为便利快捷、稳定 *** 非常高的,又特别舒服的高铁,每小时时速可高达 *** 公里左右,近几年来,也是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高铁也是有弊端的,就是如果在高铁运行中,一旦发生脱轨,是非常可怕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造成40人死亡、172人 *** ,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 *** 、上道使用 *** 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 原部长和54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这件事发生以后,大概能有一年多的时间不敢出门不敢坐高铁。
如果说在高铁即将要转弯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歪向了一边,没有拐过弯来,高铁瞬间就会坠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这个车子里的人恐怕无一幸免,就是因为它的速度过快,这样过快的速度在撞过去的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几率几乎是没有的。
不过相对来说,近年来,对于我国高铁的安全,大家也可以十分的放心。在所有的高铁从车站开始出发之前,工作人员们都会对列车进行一次严格的检查。加上的高铁轨道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的工作,所以这种高铁脱轨的事故很难会发生。
不过并不是说完全就没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毕竟意外也是人们难以预测的,只是我们也相信我国的高铁工作人员,在维护高铁上是一定会做到尽职尽责。他们会保证零意外的发生,毕竟一辆高铁可是承载着那么多人的生命。
三、2022南京7号线地铁塌方事故是哪个施工单位
2022南京7号线地铁塌方事故是施工单位是浙江土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南京地铁七号线莫愁湖站由浙江土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施工方,南京地铁7号线福建路站东端头基坑南侧围档外福建路地面出现局部坍塌。南京地铁7号线为江苏省首条采用全自动驾驶的线路。
四、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事故过程
1、昨天下午2点40分,南京地铁二号线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故。下马坊的钱大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带着9岁的孙女去江苏省中医院,刚在之一节车厢找到座位坐下,车厢内已满载乘客。
2、地铁启动后不久,一声闷响在车厢内回荡,车辆紧急停下。钱大妈看到车头前方冒出火花,接着后车厢也出现火花,她立刻紧紧抱住孙女,决心保护她。随后又是一声巨响,浓烟弥漫,空调停转,车厢内温度上升,乘客们惊恐万分,纷纷捂住口鼻。
3、连接第三、四节车厢的部位翘起,地板高出正常车厢,乘客们不安地猜测可能的危险。广播里传来地铁工作人员的安抚,尽管未解释事故原因,但乘警和工作人员的走动让恐慌的情绪稍有缓解。然而,照明突然熄灭,黑暗中众人恐慌,纷纷通过 *** 与外界联系,有的甚至哭泣。
4、 *** 六七个月的孕妇尤为紧张,但在与家人取得联系后情绪稍有平复。在应急照明恢复后,工作人员开始疏导乘客,引导他们有序地向车尾移动。钱大妈和孙女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老人和孩子优先,他们在黑暗中走走停停,花了20分钟才从车尾离开,途中还注意到第四节车厢明显翘起。
5、尽管经历了恐慌,但乘客们的秩序并未混乱,大家相互理解,共同度过难关。这起事故让人心有余悸,也展示了在危急时刻人们团结与互助的力量。
6、2011年8月22日下午2点47分,南京地铁二号线一列开往油坊桥方向的列车刚离开下马坊站约200米处,车厢外突然冒出火花,车厢里也冒出浓烟,第三和第四节车厢上下错位近半米。地铁停下后,数百乘客不得不下车步行回到下马坊站。事故的原因是地下水渗入,将一段20多米长的混凝土结构路基拱起,导致道床上浮,列车车厢错位
五、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脱轨撞上站台,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南京地铁1号线一列运营前空载检查列车,在3月4日凌晨5时11分迈皋桥场站内调度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导致之一节车厢掉道,无人员伤亡。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地铁)11时04分发布官方微博,透露上述消息。
1号线事故现场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地铁列车在进站时撞上了迈皋桥站地铁站台,导致首车 *** 。
南京地铁 *** 对记者称,事故列车为测试轧道列车,目前迈皋桥站正处于封闭状态,就事故具体是否为列车脱轨, *** 称,事故信息以南京地铁官方微博为准。
“脱轨”是轨道交通行业的专有名词,指机车车辆的车轮落下或高于轨面,脱轨会造成列车掉道甚至 *** ,脱轨已经属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严重事故。所谓“掉道”,即脱轨造成的结果。
所谓轧道列车是指,地铁运营企业在每日首班车开通之前运行的测试列车。轧道测试列车在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中被广泛使用,全国各大城市地铁和高铁线路都使用轧道列车测试安全。
南京地铁官方微博没有解释事故原因。据事故现场人员对记者称,初步分析,应该是列车进站时,在道岔位置出现问题,将列车挤 *** 道。
南京地铁称,现1号线行车模式变更为南京站至中国 *** 科大学站小交路运行;鼓楼站至中国 *** 科大学站小交路运行;迈皋桥站至南京站、迈皋桥站至3号线新庄站启动公交接驳。中国 *** 科大学站至鼓楼站行车间隔约为3分钟,鼓楼站至南京站行车间隔约为6分钟。预计中午前全线恢复正常运营。
所谓小交路是指在轨道交通全程中的某个站做终点来跑,类似公交车的“区间”,与之对应的大交路是指列车跑完全程。
南京地铁1号线是南京开通的之一条地铁线路,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标志色为蓝色。地铁1号线全长38.9千米,其中地下线27.6千米、高架线11.3千米;列车采用6节编组,更高运行时速80千米/时。
首批投入运营共20列120辆列车,由法国阿尔斯通设计并制造1列列车,其余19列由阿尔斯通和中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浦镇)利用阿尔斯通技术在南京本地生产。2008年阿尔斯通与南京浦镇联合体又为1号线南延伸段提供21列126辆列车。阿尔斯通负责列车设计和验证,南京浦镇负责车体生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南京地铁事故和南京地铁事件后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