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气象网 杭州 *** 天气预报权威发布

牵着乌龟去散步 杭州 2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杭州气象网的一些知识点,和杭州 *** 天气预报权威发布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杭州历史气象
  2. 杭州的气候有那些特点
  3. 杭州的气象特点

一、杭州历史气象

杭州的气候怎么样

杭州市地处中北 *** 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的天气 *** 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 *** 变化,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 *** 、冬湿冷的气候特点。杭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悬殊,全市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季风强度的较大变化,常导致冷热干湿异常,出现灾害 *** 天气和气候事件。杭州市主要气候特点如下:

杭州市地处中北 *** 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的天气 *** 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 *** 变化,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 *** 、冬湿冷的气候特点。杭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悬殊,全市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季风强度的较大变化,常导致冷热干湿异常,出现灾害 *** 天气和气候事件。杭州市主要气候特点如下:

杭州市由于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热、水同季配合良好的气候特色。开春后,太阳总辐射量逐月增强,气温同步回升,雨热同季增加;5-6月由春入夏,杭州市的降水开始进入高峰期,气温适中。盛夏季节(7-8月)太阳总辐射量达更高值,也是一年中的高温期。由于受副热带暖 *** 气团控制,梅雨结束后降水量较前期明显减少,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历史上杭州市区日更高气温曾达39.9℃。9月由夏入秋,光温同步下降。受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秋雨来临。10-11月则盛行秋高气爽天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温条件优于春季。冬季光、热、水均处在一年中的低值期。

二、春季回暖早、增温快、气温日较差大

杭州市低山丘陵面积广大,沿江平原、盆谷地依山傍水,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形气候特点。东部的宁绍平原地区,冬季(以1月为 *** )月平均气温较西部低丘谷地高0.9-1.3℃,但≥10℃的回暖初日临安与东部平原地区相同。而≥15℃回暖初日,临安较宁波早3天;从≥10℃回暖初日到≥15℃的初日,临安为22天,而东部宁波要25-26天,春季回 *** 宁绍平原早。比较宁波、萧山等地上半年前后两个月平均气温回温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盆谷地2-4月平均气温回升值要大于平原地区。山间盆谷地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大于平原,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昌化为11.0℃,建德为10.1℃,而杭州东北部平原地区只有7.9-8.1℃,较山间盆谷地小2-3℃,这是杭州市又一个气候特色。

杭州市地跨两个热量带,南北仅跨1.3个纬距,而年平均气温却相差2.5℃,≥10℃的活动积温差1000℃,山区与平原降水量多寡相差7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数相差300小时以上。这说明杭州市的气候资源,除地带 *** 差异外,地形小气候差异更是十分显著。

杭州市西南部的新安江水库区、梅城两江 *** 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量较多,热量条件更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

杭州市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冬季寒冷,热量条件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量适中,热量条件较优。另外,三江流域优越的小气候资源,造就了十分秀丽的自然景色。山水相依,林木葱郁,名胜古迹分布其间,形成了杭州市主要的南线风景旅游区。

杭州市广大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雨量丰沛,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千米以下的山区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以杭州市区为例,冬秋季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可差6℃以上,春夏季也差4℃左右;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可差1倍以上(952-2355毫米),而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更是多寡悬殊,可差十倍以上;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也可差600小时以上(1576-2256小时)。正因为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如此之大,就造成了有的年份盛夏久旱不雨,有的年份又暴雨成灾,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

春季的倒春寒、连阴雨;夏季的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天气;秋季低温、早、晚霜冻;以及冬季的寒潮、大雪等气象灾害常会给社会各行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1954、1983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的洪涝;1967、1978年、1994年和2003年的大旱;1956、1961、1963、1972、1974、1988年和2005年受台风影响,都给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16600平方公里,683.38万人口,杭州的气候属 *** 带季风 ***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 *** 、冬湿冷的气候特点。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早在四、五 *** 前的 *** ,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西周之前,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县)赴诸侯大会,在此“舍航(杭) *** ”,因称“禹杭”,日后讹传成“余杭”。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又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 *** 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于今杭州地域置钱唐县,同时置余杭县,同属于会稽郡。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钱唐之名最早见于正史记载。

汉承秦制,汉初时节实行道、邑、侯国并行制。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至六年春,钱唐县境属于韩信的楚王国。六年春,立刘贾为荆王,属荆王国。十二年立刘濞为吴王,属吴王国。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诛吴王濞,钱唐县复属会稽郡,隶属于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废江都国。会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级治安军事机构)从山阴县(今绍兴)迁治钱唐县。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会稽郡隶扬州刺史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王莽建立新朝承袭之。东汉初,复钱唐县旧名。

三国时,钱唐县属吴国,并为吴郡都尉治,隶属于扬州。两晋时期,钱唐县仍属吴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 *** ),灭陈,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杭州之名始此。

唐朝时期,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余杭郡置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

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避金兵自扬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为行宫,升杭州为临安府,亦称行在所。绍兴八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府,设两浙都督府,不久改为安抚司。次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至元十五年,又改为杭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治于杭州,次年改称江浙行省,杭州为省治始此。明朱元璋于元至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攻占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为杭州府。

*** 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浙江省,并为省会所在地。 *** 26年12月2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杭州。沦陷期间,原8个区改为7个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杭州市为浙江省直辖市,并为浙江省省会。

著名景点西湖,吃的有西湖醋鱼东坡肉荷叶鸡茶叶虾仁宋嫂鱼羹。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杭州属 *** 带季风 *** 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杭州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

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新安江水库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更大的水库,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库区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又称" *** "。

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

市西南部的主要山脉为天目山、白际山、千里岗山,东南部为龙门山。临安市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清凉峰为更高,海拔1787米。

自然资源:杭州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在丘陵区,宜种茶树、果树,其中以西湖龙井一带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异。

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该区是粮油棉麻桑和蔬菜的主要产地。杭州市处于中 *** 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18种。临安市的天目山和清凉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石、石灰石、膨润土等大型非金属矿和铁、钼、铜等中型金属矿床。临安市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鸡血石,质地细腻,色彩鲜艳,为收藏石和章石之珍品。

杭州气象网 杭州气象局天气预报权威发布-第1张图片-

[旅游资源] 2000年,来杭境外游客70.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旅游外汇收入2. *** 亿美元,增长23.4%;国内游客2305万人次,增长4.4%,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90亿元,增长14%。杭州及所辖临安、建德先后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湖风景区列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宋城、 *** 两风景区获得全国首批"4A"景区称号。

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独特环境和几 *** 人类文化积淀,使杭州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荟萃之地。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 *** )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 *** 、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120余处。桐庐、临安、淳安都成为年接待景点游客上百万人次的旅游大县(市),杭州"旅游西进"战略轮廓初步显现。

以西湖为中心,"三江两湖一山"为主线,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重点,辐射全市的大杭州旅游格局基本形成。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总面积达60.8平方公里。

融名胜古迹、园林山水为一体,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笼,溪涧幽深,一年四季各具秀色。西湖" *** 景"交相辉映,灵隐禅寺、岳王庙、六和塔、虎跑等著名景点举世瞩目。

近几年新建成的宋城、未来世界、胡雪岩故居、城隍阁、满陇桂雨公园等景点,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目前西湖景区对游人 *** 的公园、风景名胜点达100余处。

西湖风景名胜区已被国家列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西湖十景"之名,源于南宋画院的西湖山水画题目。

今存古籍《方舆胜览》记载:"好事者赏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岸(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 *** 云"之后,以这十景作画、作诗、写词者不断。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就"西湖十景各赋诗一首,其中,有两景改名为"雷峰西照"(后人又称"雷峰夕照")、"双峰 *** 云"。

1985年,由10万中外游客和杭州市民 *** 评 *** 西湖新十景":虎跑梦泉、龙井问茶、满陇桂雨、云栖竹径、九溪烟树、阮墩环碧、吴山天风、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西湖 *** 景使西湖名扬天下。

以清澈的流水为主景,"山美、水清、境幽、史悠"为特色的富春江-新安江- *** 是杭州又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平湖、峡川、群岛、奇山、溶洞、泉瀑和历史传奇 *** 。著名景点有鹳山、新沙岛农家乐、桐君山、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天目溪漂流、建德大慈岩、灵栖洞、九姓渔民婚礼、双塔凌云、七里扬帆、 *** 等景点。

*** 上游为安徽屯溪,"两江一湖"旅游线连接着西湖风景名胜区和黄山风景区,是中国江南著名的一条"黄金旅游线"。素有"大树王国"、"天然植物园"之美誉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由东、西两支天目山脉组成,西天目主峰仙人顶海拨1507米,东、西天目山两峰相距仅15公里,双峰雄。

二、杭州的气候有那些特点

杭州市位于中北 *** 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 *** 、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 *** 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光照、热量和水资源在地域分配上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 *** ,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 *** 天气。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更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 *** 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更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更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更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 *** 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 *** 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更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更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更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杭州市北、中部平原地区和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的盛行风向具有显著的季风 *** 特点,随着冬夏季节转换,最多风向也呈反向(交角120°以上)变化。每年2、3月(冬春之交)风向开始由偏北转为偏东,继而又转向偏南;6月(初夏)起盛行南——西南风;8月(盛夏)偏东风增多;9月(入秋)至次年2月,乃至整个冬半年偏北风占较大优势,其中,1月前后,北——西北风尤为盛行。以上规律在天目山顶部表现最为著。

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因受局部地区地形干扰,盛行风向具有地方 *** 特点。建德、淳安及临安昌化全年盛行偏东风,临安东部春季以东北风为最多,夏、秋、冬三季基本以西南风为主。

全市各地月最多风向的出现频率一般为10~25%,冬夏季较春秋季要大。

风速。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3~2.4米/秒。东北部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地势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都在2米/秒以上,尤其是钱塘江两岸的滨海平原,年平均风速超过3米/秒。低丘谷地,特别是与风向正交的山垄狭谷里,风速较小,如临安、昌化,年平均风速仅1.3米/秒,静风频率高达52%,比其它地区偏多20~30%。山顶、山冈和迎风山坡的风速远比平原地区要大。天目山顶年平均风速达6.3米/秒,静风频率低于4%。

各地月平均风速在1.1~2.7米/秒之间。通常冬季风速较大,夏季较小。中、北部地区春季风速略大于秋季,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则相差不大。

各地年更大风速和月更大风速,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天目山顶可25~30米/秒。冬春两季的大风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寒潮)南下时出现,多呈北——西向;而夏秋季的大风常受局部地区强对流(热雷雨、飑线等)和台风影响,风向较乱。

年平均气压。据杭州市气象台观测站1961~1980年记录,杭州市区的多年平均气压为1011.6百帕,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1953年和1970年出现更高年平均气压1016.5百帕,1974年出现更低平均气压1010.9百帕。年际平均气压更大差值为5.6百帕。

月平均气压。一年中,杭州市区月平均气压随月平均气温变化,更低的月平均气压出现在7月,为999.2百帕,更高月平均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为1021.6百帕。

气压的极端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的

三、杭州的气象特点

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市天气气候主要呈现五大特点:降水总量增加回升、年平均气温继续升高、强对流天气频发、高温干旱高位振荡和台风活跃影响严重等。(以下统计资料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26日)

一是年降水总量增加回升。1951年来,杭州出现三段丰水期(1951~1959年、1973~1977年和1983~2002年)和三段枯水期(1960~1972年、1978~1982年和2003年以来)。2003年降水总量只有948.9毫米,为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但2004年开始逐年缓慢回升,今年累计降水量达1374.4毫米,已接近常年值。

二是年平均气温继续升高。过去50年,杭州市年平均气温逐步升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杭州增暖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年平均气温大都维持在16℃-17℃;90年代有4个年平均气温突破17℃;2000年以来年平均气温都在17℃以上,去年年平均气温达18.3℃,今年年平均气温继续升高。

三是强对流等灾害 *** 天气频发。杭州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灾害 *** 天气。今年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5月到8月, *** *** 和局地 *** 强对流 *** 天气交替频发,晴热高温常伴有局地 *** 强对流天气,“5.6”凌晨、“7.22”傍晚等强对流伴有雷雨大风和强雷电等剧烈 *** 天气,个别地方出现冰雹,造成一定损失。据统计,今年杭州市气象台及时通过局电视、电台、 *** *** 、显示屏、气象网站和96121等媒介,向社会和相关部门发布一般 *** 预警达328次,发布雷雨大风、暴雨、大雾和高温等灾害 *** 天气预警信号38次,提醒有关部门和市民做好防范准备。

四是高温干旱高位振荡。今年杭州市高温干旱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高位振荡趋势,高温阶段 *** 明显。全市高温天数30天-50天,极端更高气温39℃到40℃。主城区35℃以上高温天数达41天,更高气温39.5℃,高温总体强度弱于2003年(50天,40.3℃),但与2004年、2005年、2006年相近;其中,7月25日到8月2日市区持续9天出现38℃以上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强,为历史同期少见。

五是台风活跃影响严重。今年台风活跃,“圣帕”、“韦帕”、“帕布”、“蝴蝶”和“罗莎”等台风都在浙、闽沿海 *** 或沿海活动,对杭州造成一定影响。“韦帕”、“罗莎”超强台风给杭州带来暴雨和大风天气。“罗莎”台风在北上中与南下冷空气对峙,造成主城区8日出现191.3毫米日降水量,创历史日降雨量记录,引发部分地方山洪爆发,导致了市区严重内涝。

关于杭州气象网,杭州 *** 天气预报权威发布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杭州 *** 气象 天气预报 权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