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海塌楼事件,上海静安大火大楼现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倒楼事故的事件后续
7月4日7时40分许,该倒楼事故中死者肖德坤之母在闵行区虹梅南路莘朱路口西侧与梅陇镇 *** 负责事故善后处置的工作人员发生 *** ,进而引发肢体冲突。闵行分局梅陇 *** 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出 *** 赶赴现场处置。考虑到现场围观群众较多,影响交通,加上死者家属当时情绪激动, *** 到达现场后,将双方人员劝至 *** 调解接待室内了解情况,并安排人员为双方人员 *** 询问笔录。
7月7日下午2时左右,肖德坤的 *** 透露,当天上午儿子生前工作的装潢公司已答应赔偿,并表示家属已愿意签署赔偿协议。下午5时,这家装潢公司一位王姓负责人说,双方已经在梅陇镇司法人员的调解下签署了赔偿协议,并由肖德坤的 *** 亲自签字。具体赔偿金额为77.5万元。 7月11日下午3时,在张慕村召开倒覆楼业主沟通会,公布倒覆楼理赔初步方案。开发商制订的理赔方案分A、B两套,供倒覆楼业主选择。按方案A,业主可退还房款,并根据合同约定得到一定赔偿。根据方案B,倒覆楼的业主,可在目前莲花河畔景苑100多套未售房屋中,选房置换。但显然两个初定的赔偿方案并未得到现场业主的认同,距离会议原定时间过去20分钟,业主和 *** 商方面的协商会仍然处在僵持中。16时07分:目前会场内的协商正在进行。而在场外的27户7号楼的购房者情绪激动,表示对今天的协商安排不满,仍然拒绝参加协商。
12日下午,在上海市闵行区 *** 协调下,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业主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针对未 *** 房屋业主,推出继续履行合同、解除合同、引入退房机制三种预售合同后续履行方案。
之一种方案是购房者同意继续履行合同,开发商适当让利。具体让利额以购房合同总价的5%折让。开发商称,选择这一方案的业主,如房屋在合同约定交付之日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则按照开发商已公布的“7号倒覆楼退赔方案”执行。
第二种方案是业主坚持解除合同,开发商退本返息。开发商表示,如购房者坚持解除合同,鉴于购房者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尚不足,公司同意退还本金,以及购房者已付房款的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三种方案是业主坚持退房,由开发商引入“第三方收购”。开发商称,如业主坚持要退房,开发商将引进一家有实力的公司,并由该公司以2009年6月27日当日的市价收购购房者所退房屋。
但是,几乎所有的业主都对开发商提出的三种方案持反对意见,并且,业主认为5%的补偿金额过低开发商没有诚意进行协商。从业主上传到新浪论坛的现场照片和影像资料来看,今天下午到场的业主情绪比较激动,开发商 *** 公布完赔偿方案后已离开现场。尽管上海市 *** 在最快时间里就事故的 *** 质、原因、责任及处理等诸多事宜都有所交代,然而,积压在人们心头的疑云并未完全消除,甚至还有新的疑问油然而生。
疑问之一;事故原因真的已经明确无误?
此次公布的事故直接原因只是重申了此前7月3日上海市 *** 公布的倒楼事故调查结果,即倒楼原因仍是“大楼两侧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移位”。不同的只是增加了六个“间接原因”,均是相关施工各方的主观作为。问题是,在上述官方调查结果出来后的大半个月中,已有许多人士多方予以质疑,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有专业人士疑惑,堆土更高10米、加上基坑开挖4米多,14米左右的土压差很难达到官方分析的3000吨侧向力;二是事故原因过于简单,希望能公布勘测报告内容,特别是相关具体数据;三是两次原因公布均是在肯定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之下,而 *** 和业主普遍对施工质量有所疑问。当然, *** 方面聘请的确是专家、甚至还请出了一位院士,提出的倒楼原因也不无道理。问题在于,明明知道各方对此仍有怀疑,为何不在此次以市府名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予以积极回应?
疑问之二:“镇长助理”真是私下任命?
网民诟病最多的是梅都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阙敬德身兼多职,诸如梅陇镇资产公司总经理、梅陇镇 *** 服务所所长、沪杭磁浮工程动 *** 工作的闵行指挥部梅陇镇办公室工作组组长、梅陇镇 *** 服务所占大股份的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 *** 总支 *** 兼董事长……这一系列头衔有着一个共同背景,那就是与官方关系密切。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被抛出的一个堪称“重磅 *** ”的消息是:阙敬德的“镇长助理”一职是该镇 *** 蔡建忠“越权、违规提名后任命的,也未上报区委组织部”,因而并非公务员。或许在官方看来,这是撇清这一事故官方背景的最有力证据。然而,这一宣布反而引起人们更多疑虑。单从已经公开的新闻内容,人们看不出这位蔡 *** 究竟是如何“越权、违规提名后任命的”。仅凭常识判断,一位镇 *** 提名一个镇长助理,似乎很难说得上是什么“越权、违规”。因为,按照 *** ,“一把手”即使是提名其副手如 *** 、镇长,也都是常有的事,不会算作“越权、违规”,更何况只是一个镇长助理!更搞笑的是所谓“也未上报区委组织部”。或许“也未上报”确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区委组织部真的不知情。因为,按照现有体制,该镇 *** 委是闵行区委组织部的直接下属单位,并非隔了几层。连网民都能轻而易举从网上 *** 息中查到这位“镇长助理”,区委组织部竟然会被那个镇 *** 蒙骗至今,不到出事还不知道这位直接下属官员做了如此“越权、违规”之大事,这能让人相信吗?
疑问之三:那么多“违规”、“违法”之事为何事先没有一点察觉和纠正?
在此次公布的处置结果中开列的6大“间接原因”,涉及了发包方、总包方、施工方、监理方、管理方的种种违规、违法行为。可以说,这一事故是“多方配合、共同导演”的一出悲剧,缺少了任何一方,或者说,只要其中的任何一方认真履行规则,事故便不会发生。然而,在指出这些事实并做出相应处罚之后,人们看到的只有照例的“整改措施”,而这些“措施”往往只是就事论事的对已有规则的重申,看不到为何这些既定规则往往不被重视、甚至不予执行、却都能堂而皇之过关的必要解释和说明。不知相关方面是否了解,其实民众不只是关注这一事故的调查和处置结果,更关注的是自己居住的楼房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隐患,是否也要等到发生重大事故了才会水落石出、 *** 大白。这一事故造成的人们对上海现有房屋质量、对上海官方监察 *** 信任度的急剧下降,或许是更为沉重的话题。官方不予回应,或者刻意回避,只会增加人们更多疑虑。
疑问之四;“从重从快”是否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良方?
此次上海倒楼事故的处置不可谓不快。从发生事故之后仅仅半个月便由专家出面公布事故调查原因;仅仅一个月,便 *** 了市府对整个事故的调查结果和处置意见。上海媒体在事发之后,曾专门发表了一组对 *** 关于这一事故处置的“专家点评”,其中之一条即是“处置要快:抓‘黄金24小时’”。称:“突发事件的处置有‘黄金24小时’之说, *** 处置得越快损失就越小,群众的安全就越有保障。在此次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上海市和闵行区两级 *** 委 *** 的应急处理是比较到位的。”这位专家或许忘了一点:所谓“突发事件”多种多样,并非一概适用“黄金24小时”。以此次倒楼事故处置而言,抢险 *** 、承担责任、安抚民众等等事宜,确实需要及时、到位;但要真正查出缘由、判明责任,因为涉及官、商、民诸多利益,涉及水文地质、复杂技术,也涉及业界体制深苛重症,是急不出、也快不了的。假如抛开程序、省略步骤,为快而快,结果就会如此次事故处置这样,不仅没能真正解疑,还会使人生出更多疑惑。仅以如此高速完成对涉及官员的处置为例,是否符合官员任免、处分 *** 规定的必要程序,就值得质疑和追究。
二、上海楼房 *** 事故的事故善后
莲花河畔景苑除了倒覆的七号楼以外,其他在建的还有10栋楼。截止到2009年06月27日晚上6点钟,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覆的7号楼以外其他在建的10栋楼均没有发现倾斜以及沉降的问题。以上海建筑科学院、上海市地质勘察研究院为主体的权威部门也已经进行了一个前期的检测,对周边发生事故的周边小区,道路还有地下的煤气管道,电缆水管检查,确认是否出现渗透,断裂,移位的问题。据了解,完全符合安全的标准,发生再次灾害的可能 *** 比较小。
抢险施工队正在集中精力清理现场的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隐患,还将对其余的10栋楼以及沿线的防汛墙,周边居民的房屋、管线等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上海塌楼事故死者家属与善后人员发生冲突
2009年7月4日7时40分许,该倒楼事故中死者肖德坤之母在闵行区虹梅南路莘朱路口西侧与梅陇镇 *** 负责事故善后处置的工作人员发生 *** ,进而引发肢体冲突。
闵行分局梅陇 *** 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出 *** 赶赴现场处置。考虑到现场围观群众较多,影响交通,加上死者家属当时情绪激动, *** 到达现场后,将双方人员劝至 *** 调解接待室内了解情况,并安排人员为双方人员 *** 询问笔录。
死者家属离开 *** 时情绪平稳,该事件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上海塌楼事故死者家属获赔77.5万
2009年7月7日下午2时左右,肖德坤的 *** 透露,当天上午儿子生前工作的装潢公司已答应赔偿,并表示家属已愿意签署赔偿协议。
2009年7月7日下午5时,这家装潢公司一位王姓负责人说,双方已经在梅陇镇司法人员的调解下签署了赔偿协议,并由肖德坤的 *** 亲自签字。具体赔偿金额为77.5万元。
三、上海 *** 楼盘事件是怎么回事啊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析上海莲花楼 *** 原因。分析原因: 1.没有设置地下室,导致稳定 *** 不够,倾覆弯矩全部吃在脆弱的桩上。 2.桩数量远远不够,设计桩的数量完全没有考虑高层建筑不设置地下室而产生的稳定 *** 不利影响,整体 *** 的脆 *** *** 说明桩的数量远远不够。 3.违规采用短桩,这样的高层建筑在上海是要选择大直径桩打到基岩做持力层的,本工程设计师竟然选用摩擦短桩,而且数量也少,这样的桩型很容易受表层土壤影响,是导致房屋 *** 最直接的原因上面三点导致房屋 *** 的主要原因在其余几栋楼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另外几栋楼是绝对不能住人的,必须要安全 *** !另外,从 *** 后上部结构还这么好说明施工质量不差的,全部责任在于设计,绝对是设计的问题!!!其余什么河道边上,下大雨,土质不好,什么桩没用钻孔桩都是外因,根本内因就是上面三点,直接责任人就是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从建筑到河道的距离来看,河道维护墙 *** 与否对于这样的高层打桩建筑影响很小的,根本问题还是建筑本身的问题把责任推卸到什么河道弯曲,什么桩型没选择好,什么地基土疏松都是无稽之谈,根本就不懂得结构还有的所谓结构工程师胡扯到什么不均匀沉降上了,这就是小 *** 的水平了,这样的脆 *** *** 说明建筑的稳定 *** 有问题,还胡扯什么不均匀沉降,就如医生诊断癌症晚期患者说他主要问题是痔疮一样的可笑如果能设置地下室或者基础埋设深一点,管桩多打一点,打深一点是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的,杭州很多建筑是建设在江边,湖边,河边的,基本是不会受河道下雨不下雨,塌陷不塌陷影响的,基本问题还是在建筑本身结构设计有重大 *** 。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愉快。(*^__^*)嘻嘻……
四、上海楼房 *** 事件是怎么回事
上海“塌楼”调查结果公布:两侧压力差是主因
新华网消息,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市 *** 7月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建大楼倾倒主因为两侧压力过大,房屋结构设计等符合要求。上海市 *** 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随着事故原因的公布,调查工作将转入事故责任调查。
他指出,上海将严查相关事故责任人。
6月27日5时30分,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层在建楼房 *** 。上海组成14位勘察、设计、地质、水利、结构等相关专业专家参加的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据了解,事故责任调查由上海市安监局牵头负责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倾覆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 *** 基坑,两侧压力差导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说,事发楼房附近有过两次堆土施工:半年前之一次堆土距离楼房约20米,离防汛墙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从6月20日起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堆土,6天内即高达10米,“致使压力过大”。
对于建筑质量问题,调查结果称,原勘测报告经现场补充勘测和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原结构设计经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专家组认为,邻近居民小区未受影响,在建的其余楼房安全状况稳定,不会发生类似倾倒事故。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 *** 会主任黄融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相关单位对其余在建10栋楼房进行检测,如需对房屋进行加固,将责成相关单位抓紧实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
事故调查组组长、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谢黎明说,目前事故调查组正在对前段搜集的证据、材料、笔录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将尽快形成事故调查结论及时向外公布。
对于退房及房地产商背景问题,陈启伟表示,退房是业主和房产商之间的事情,但 *** 也要进行协调。至于这家房地产公司,由于是在闵行区的管辖范围之内,闵行区 *** 也正在调查,一旦有结果以后,闵行区 *** 一定会之一时间给予公布。
详见:
关于上海塌楼事件和上海静安大火大楼现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