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蓬莱岛在什么地方(古人说的蓬莱仙岛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地方 19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代蓬莱岛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以及和古人说的蓬莱仙岛在哪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山东蓬莱岛名称的来历
  2. 古代的蓬莱岛的传说起于何时
  3. 蓬莱岛和蓬莱山分别在哪
  4. 古代所说的蓬莱岛是不是日本
  5. 金庸里面武侠小说蓬莱仙岛指的是一什么地方

一、山东蓬莱岛名称的来历

蓬莱岛的名称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据说,秦始皇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 *** 物,派遣使者来到这座岛上。他站在海边,远眺海天相接的地方,看到一片红光在浮动。询问随行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看到海中有漂浮的水草,便机智地用“蓬莱”这个草名作为回答。从此,这座仙岛便以“蓬莱”命名。

蓬莱岛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11.7℃,最热月均温为28.8℃,最冷月均温为-2.3℃。极端更高温为38.8℃,极端更低温为-14.9℃。年平均降水量为6 ***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26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06天,相对湿度为65%,年均风速为5.2米/秒。这里没有洪水,也不受台风的影响。

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的最北端,东临烟台,南接青岛,北与天津、大连等城市及 *** 半岛隔海相望。蓬莱岛地势南高北低,主要是山前冲洪积和丘陵剥蚀平地,平均海拔高度在15至25米之间。市内的主要地层结构是强风化的玄武岩层,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一般为300Kpa。

二、古代的蓬莱岛的传说起于何时

1、蓬莱是中国古代民间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间仙境。传说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 *** 者秦始皇听说这里生产一种长生不老的 *** 物,而且还有神仙出没。于是他下令让一个叫徐福的人,带领着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 *** 。

2、后来,中国道教就把该地作为圣地。而历代朝廷也先后在这里建立了不少宫观,蓬莱阁就是其中之一。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海边的山崖上,最早创建于1070年的宋朝。

3、创建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万历十七年(15 *** )巡抚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使其大具规模,后又得以多次修缮,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史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为寻求仙 *** 先后来此,传说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东海去求仙丹,著名的“ *** 过海”神话故事传亦在此。

古代蓬莱岛在什么地方(古人说的蓬莱仙岛在哪里)-第1张图片-

5、自古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历来是道教炼士修真之境,阁之附近现存留历代文人雅士观海述景题刻二百余处;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海市蜃楼时时光临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三、蓬莱岛和蓬莱山分别在哪

蓬莱是一个很好玩、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1、他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县级)(不过四川也有个哦,名气小了点而已)

2、蓬莱山当然在蓬莱市咯,有一个蓬莱山风景区,在那看海很美的。

蓬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胶东半岛北端,山海相连,风景秀美。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与中国西方昆仑神话相对应的中国东方蓬莱神话。三神山传说的流传,历代帝王海上求仙活动的兴起,奠定了蓬莱在中国东方神话中的策源地位,致使“蓬莱”二字成为“仙境”的代名词。在整个 *** 上,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凡是称为仙境的地方,总喜欢以“蓬莱”命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蓬莱”这一特殊含义的名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充分印证了神仙文化的广泛影响。蓬莱区别于其它旅游胜地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有着自己深厚的神仙文化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蓬莱的山海景观是形,神仙文化是魂,相互融合,构成名胜中的精华,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可以说,“人间仙境”是历史赋予蓬莱的地域名片,古邑蓬莱则是一块神仙文化的活化石。

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蓬莱阁景区是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 *** 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独有千秋,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 ***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在我们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 *** 。一个是昆仑神话 *** ,一个是蓬莱神话 *** 。昆仑神话 *** 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瑰丽的故事传到东方以后,与浩瀚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形成了蓬莱神话 *** 。蓬莱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东方神话的策源地。)《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 *** 、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后来 *** 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我们刚才进入的是“人间蓬莱”坊,为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仙阁凌空:蓬莱阁高居碧波峭壁的丹崖极顶之上,每当海雾涌来,层层裹绕山腰,仙阁在云雾中忽隐忽现。游人登上高阁,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超尘出世之感,可谓高阁凌空,人间仙境。

神山现市:神山现市即海市蜃楼。在春夏、夏秋之交,海面上空大气的密度容易出现层差。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便在海面上形成各种奇异景象,或山岛变幻,或高楼突起;且时分时合,乍现乍隐,变幻莫测,确为山海之异景,天地之奇观。目睹者无不为之倾倒。所以苏轼在诗中云:“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作家杨朔在他的散文《海市》中写道:“春季海雾蒙天……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海面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山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山洼里又出现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 *** ,影影绰绰的,极象是往来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晴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当年由海市蜃楼而演绎出来的三座神山,加上方士的大肆渲染,更增添了迷人色彩,于是便引出了秦皇、汉武多次来此和多次派人入海访仙求 *** 的故事。

继1988年6月1日下午4时到4时30分,6月14日早7时至7时30分,蓬莱北部海面上出现两次海市之后,于6月17日下午2时20分到7时多出现了长达6个小时的海市,使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大饱眼福。此后的历年中多次出现海市奇观,使人间蓬莱更加神奇 *** 。

狮洞烟云:在蓬莱阁后的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洞深14米,宽2米,洞口有一巨石。状若狮子,因名“狮子洞”。洞内旧有仙人石像5尊,故又名“仙人洞”。天将雨时,洞中每有雾气逸出,缭绕丹崖山腰,煞是一幅绝妙丹青,令人疑为仙人正在洞中炼丹,故称“狮洞烟云”。前人有诗云:“怪石纡回一径深,阴阴古洞纳潮音。仙人丹灶知何在,分得烟云拥碧岑。”

日出扶桑: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 *** ,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清代诗人施闰章对此有细致的描述:“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梭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绛帷浮动,不可方物。久之,赤轮涌出,厥象乃园。光彩散越,不弹指而离海数尺,其大如镜,其色如月矣。”意思是东方太阳刚出时,横宽一条线,接着象方形,有棱角。红的,象火焰一样,停了好久,红日出来,外层象拉了一条红色帐幕,霞光很快散去,不一会离开海面数尺,象镜子大小颜色也不红了,象月亮一样。

扶桑有几种说法,一是神话中的神木名,《三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日出的地方)上有扶桑,提到扶桑必然联系到日出的地方,过去诗人有“桑升朝晖”之说;二是据《十洲记》记载,“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三是对日本的旧称。《南史•东夷传》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梁书•扶桑国传》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晚潮新月:日出热烈,月升清幽。清夜登阁,观海赏月,别有情趣(新月指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朔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夏历每月初一)。一弯新月,高悬朗朗夜空;海面银光流淌,更觉海天无际。的确是画意诗情,世外境界。

渔梁歌钓:“梁”在这里所指海中那一道道高出水面,如翘如跃的礁石。礁石上不时有三五老翁,垂纶而钓,钓得海物,掬水而烹,鱼蟹鲜,渔盈樽,席地而尝,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此景此情,大似桃花源中世界,因而被视为一大胜景。

*** 澄波:风平浪静时,登阁望海,茫茫无垠,海天一色,涟漪不动,心旷神怡,难怪乡人杨朔见到此景,盛赞为“镜儿海”,说“大海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给洗得 *** 净净。”

万斛珠玑:“万斛珠玑”,出于平凡,生于自然,但不洗不净,不炼不纯。苏轼有诗序谓“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说的就是海边被人比作珠玑的卵石。游人多俯拾数枚,留着纪念,以效东坡“我拾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海山对。”

以上八景,由“仙阁凌空”提挈,锦簇花团,别趣横生,给人间凿出了这醉人的“蓬莱仙境”。其余二景远在城东三十里外的新港街道办事处。

漏天滴润:在海边,有一片 *** ,叫漏天岩,一年四季滴水不止,象下雨一样。即是遇上严重干旱,也照滴不误。

铜井含灵:在漏天岩下北面的海中有一天然石井,投下一石,便发出象敲铜的声音,因此为铜井,井在海中,井中之水却甘甜,因此为含灵。

振扬门:古时水城仅有两座城门,北为水门,南为土门,即振扬门,一通海上,一通陆地。振扬门系用砖石筑成,门洞宽三米。水城城门少是水城特点之一,因为水城是军事要地,为防御方便无须多设城门。水城内道路也稀少,只有一条从振扬门通往平浪台的南北干道和横贯小海通往蓬莱阁的一条小路。

宋、明、清三代,水城主要是驻扎水兵。小海以东叫东营,以西叫西营,至今还是这样称谓,因为城里是兵营,这座城门就叫振扬门,以振军威。

振扬门城楼,1945年解放蓬城时,就不存在。只剩下城门洞。这是1985年重修的。“振扬门”三个字,是著名书画家吴作人题写的。

据《蓬莱县志》记载:“水城,宋为刀鱼寨,明为备倭城。由水闸引海水入城。城墙周二里许,高三丈五尺,宽一丈一尺。南门曰振扬门,铺二十六座。”现在看到的振扬门里这片仿古建筑,是重修的戚继光帅府,又叫“水师府”。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指挥 *** 练水师,出击 *** 的。

世纪之交,在旅游兴城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蓬莱除了丹崖仙阁的古迹名胜得到充分利用外,又相继开发了田横山文化公园、戚继光故里、 *** 渡海口等一批富有蓬莱历史文化特色的新景区,使观光览胜者可以充分领略人间蓬莱的方方面面,切身体验山海胜境的瑰丽,仙乡神韵的奇异,人文精神的超然,民俗风情的纯厚,从而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

在吃的方面,蓬莱临海,自然有人人想吃的海鲜了。

在开销方面,如果自己控制一下的话是不会太高的。

四、古代所说的蓬莱岛是不是日本

1、“蓬莱”这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经常看仙侠剧的人或者对古代帝王、古代诗人比较了解的人会发现,蓬莱这个地名经常出现。或者出现在求医问 *** 盼望长生不死的君主身上,或者出现在仙侠志怪小说烟雾缭绕仙气飘渺的地方,或者是诗人“东莱不似蓬莱远”“东来蓬莱复西归的”诗句中。那么古代人们口中经常说的蓬莱是什么地方,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呢?其实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比较大众的认知是“蓬莱”是仙山的名称,是意象之境,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日本等地。在中国地理上同样有这样一个蓬莱之境,它位于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与烟台青岛两地相邻,行政上属于烟台管辖,与天津、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蓬莱历史十分久远,在 *** 就有人类居住生活的痕迹。相传,历史上汉武帝东巡,在这个地方曾“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于是以蓬莱命名,后来一直到清代也在沿用。

2、至于古诗中经常提及到的蓬莱就各有各的不同,例如李清照《蝶恋花》中“东莱不似蓬莱远”实际上是为了送客,最后分别的时候感叹还好你们要去的东莱这个地方不像是传说中蓬莱仙山一样渺远,在这里可以看出来蓬莱其实是仙境,仙山的代称。李白“东来蓬莱复西归”也是把蓬莱当作仙山进行描写,后来很多诗 *** 把蓬莱当作远在天涯海角的地方,而不作仙境之地。

3、蓬莱,这种神话思想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在中国先秦神话传说是海外仙岛的代称,也被后来广泛运用,比如《 *** 记》中就有写过蓬莱仙岛。相传他被一片黑色的冥海所包围,海上有天兵神仙把守,海上的仙 *** 吃了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五、金庸里面武侠小说蓬莱仙岛指的是一什么地方

1、金庸作品里的蓬莱仙岛应该是指浙江舟山市岱山县的衢山岛或是岱 *** 岛。岱山岛和衢山岛古称蓬莱仙岛。

2、原因一,南宋时期,山东早已沦陷,已经是大金的地盘了。

3、原因二,山东蓬莱距离桃花岛太远,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曾钦定了桃花岛的位置为舟山东海的一座小岛,蓬莱岛与桃花岛相邻不远,才有黄蓉逼迫船家途中改道之举。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蓬莱 仙岛 古人 古代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