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汽车行业寒冬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各个行业是寒冬,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汽车行业寒冬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汽车行业如何挺过寒冬
汽车行业营销战略分析新零售融合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疲态尽显,新零售赋能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疲态尽显,新零售赋能发展将成为新常态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疲态尽显。2018年6月以来,乘用车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1-10月份累计下滑2.2%。随着消费人群与消费习惯的变化,汽车新零售与新的营销方式正成为汽车厂商寻求市场机会的新手段,传统流通渠道与电商平台的融合与合作共赢,将成为新常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低迷走势。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4万辆和238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0.9%和0.6%;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1%和11.7%,产销率102%,厂家库存压力继续减缓。
2018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2.6万辆和2287.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0.1%。产销量增速持续回落,为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2018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车市下行的背景下,汽车营销面临哪些机会与挑战?——从长期走势来看,中国汽车市场高增长之后重新调整是一个自然规律,这对主机厂是一种好事。高增长的情况下,大家都有一些红利。零增长或负增长使企业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服务理念、战略、流程、效率和创新等方面,是不是有更多的潜力。
这对汽车企业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企业必须要进步,不能光靠市场的增长带动发展,这样还是粗放式的发展。对主机厂来讲,我们得去研究各个体系是不是健全、保有客户是不是挖掘到位,未来考验的是厂家数字化进程的深度。
现阶段的车市下行可能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是同时用户群体消费和用车习惯在发生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满足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作为全新电动车品牌来讲,我们做这些变化可能更容易一些。
对于汽车行业,就是三个:之一:获客能力,汽车行业的流量不断地去中心化,与快消领域有很大的不同,垂直媒体的销售线索的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了,如何形成流量分散情况下的获客能力是我们要解决的课题;第二:精准促销,竞争越来越激烈,促销频次越来越高,这对于 *** 弹 *** 和品牌形象都造成了伤害,促销不完全依赖渠道,不搞一刀切,实现直达目标消费者的促销能力是关键;第三:4S店的人员流动越来越大,特别是中低端品牌,如何利用数据和AI来帮助渠道降本增效。
新零售,本质上还是零售,无非是用一种更新的方式将零售诠释好。我觉得零售有4个要素,供给侧有2个要素,要确保商品丰富、确保商品品质。在需求侧也有两个要素,之一是极大化触达目标用户,第二是确保目标人群的体验。新零售,就是要更高效地促成这些要素达成。
搜车在“ *** 一”一共实现新零售25700台。通过 *** 一可以进一步证实大搜车的赋能能力,我们践行新零售的逻辑是可以打通的。 *** 一期间,我们的成交渠道分布在1716个区县,三线级以下城市订单量占总定单71.4%。
大搜车帮助主机厂下沉渠道,开拓增量市场。我们会把大搜车所赋能的那部分高粘 *** 、强依赖的渠道,嫁接给主机厂的传统渠道,以实现 *** 稳定前提下的新零售。
在汽车流通环节已经存在很多用户触点,但由于缺少对用户的关注度,我们做调研发现,很多用户对流通渠道的价值并没有感知。在传统体系下,用户到4S店购车,销售与售后是脱离的。销售建立了客户关系后,无法延伸到售后环节中,造成客户在售后过程中不断流失。大部分4S店通过垂直网站购买线索来补充客户资源,但利用效率低,使得运营成本不断升高。
对门店环节进行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化是前提。这里的用户,既包括车主,也包括门店的 *** 。实际上流通环节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活跃用户寥寥可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把整个流通环节每一个节点掰开来看,能提升的体验空间是非常大的。
汽车新零售需要回归汽车产品交易的本质。作为长决策型产品,汽车消费之一,离不开用户的体验;第二,需要强大的周边服务支撑;第三,对高额交易的资金安全及到账效率有很高要求。
目前主机厂越发重视渠道下沉。而我们正是结合这种需求,打造一个 *** *** 的第三方渠道,通过品牌、车源、资金、流量、营销、IT *** 全方位渠道赋能,实现渠道品牌化、标准化,从而为所有的主机厂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以及用户提供一个 *** 的场景。
90后新的消费者对个 *** 化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这种个 *** 化的需求确实非常明显,我借用一个新名词——颗粒度经济,就是通过 *** 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技术,把原来相对比较纷繁复杂的世界精准定到每一个个体上。围绕这个趋势,上汽车享整合了两 *** 司,一家为改装设计,一个是改装制造,我们会围绕给个 *** 化、小批量的定制需求,在主机厂大批量、规模化之外,进行更精准的个 *** 化、小批量的定制。
一汽-大众电子商城上线半年来,从 *** 一来看还是不错的。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大搜车他们有自己直达触点的线索,我们也在探讨更多的营销手段。但是,所有的前提是要考虑现有经销商的利益。我们这个盘子太大,我们要走错一步棋的话会有大的损失。
我们和大搜车和车享都有合作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接触。新零售 *** ,创新的同时也要能够接受包容。
我们和现在新零售渠道肯定有很大的合作机会,但是合作的前提是要遵循威 *** 理念。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电商平台是透明的。在传统汽车行业我们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高 *** 、高促销,中间出现高让利。我们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够做到线上“所见即所得”,而且是非常透明的,用户在终端也不会有更多的 *** 或者说 *** 式销售等等。
我们和主机厂是协同的关系,我们的服务只会出现在主机厂需要的地方。主机厂需要高效且可控的渠道,进行下一级市场的拓展,大搜车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如仓储、物流、金融等,为主机厂开拓市场增量。
二、车市寒冬,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怎么继续求生
1、”又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倒下。”近期不止一次出现相关报道,令人感到“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继上月刹车部件企业信义集团“被破产”之后,近日有消息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威科技因资金链问题已破产“倒下”。虽然其是否真的“倒下”各方说法不一,但一再出现汽车零部件企业“倒下”却发人深思。
2、“在车市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洗牌’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零部件企业在当前挑战增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不能尽 *** 服自身短板主动向上,则很容易被淘汰。
3、从近期传出的消息看,“倒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情况各异。今年5月底,安徽栋霖电气有限公司由于经营极度困难,宣告停产。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零部件企业,曾经是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 *** 总成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企业。
4、今年7月,网传信义集团“破产”。经本报记者调查核实,其实该企业只是“破产重整”,与真正的“破产清算”完全不是 *** 事。信义集团是以刹车片、刹车盘和制动器总成为主导产品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
5、“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近来无论是破产重整的企业,还是濒临破产的企业,都存在着一些经营不善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一些遭遇困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症结”主要有,一是资金管理不善,盲目投资;二是为整车企业配套的回款不及时,加重自身经营负担;三是面对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
三、年终盘点| 这些车企在“寒冬”瑟瑟发抖,有的再也爬不起来
今年 *** 当中,汽车是复苏最快的行业之一,整体销量在下半年迎来明显反弹,资本市场上更是 *** ,长城、长安、比亚迪等汽车龙头股及产业链相关的股票在年内连创新高。不过,汽车大盘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爆雷”事件也是频频出现,举步维艰的企业不在少数。目前,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但对于一些车企,内困外患双重作用下,2020年是它们的至暗时刻。
今年上汽大众的销量连续11个月同比下滑,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上汽大众累计售出1,347,985辆新车,同比下滑23.74%,跌幅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尽管目前上汽大众仍位列车企销量TOP10的前三,但在市场进入持续复苏增长的快车道,上汽大众却明显失速,每个月的销量汇报对上汽大众都是一次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0月、11月三个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整体大涨的情况下,上汽大众仍然跌跌不休。
此外,上汽大众旗下斯柯达品牌今年前10个月的销量,和去年相比基本上是“对半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汽大众的销量水平。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而导火线是去年 *** 在中保研碰撞测试“翻车”,对上汽大众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信任危机的 *** 仍在持续,内部降薪的实施,也影响了员工的积极 *** 。再加上,上汽大众的产品规划乏善可陈,朗逸、途观、途昂、POLO等主力车型的竞争力大不如前。
跑输大市之余,上汽大众从原来的“火车头”,倒变成“拖油瓶”的角色。首先,南北大众差距越来越大,形成“北强南弱”的局面,一汽大众在今年继续突破200万的销量并无压力,但是上汽大众就很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目前的市场排名来看,上汽大众甚至保不住第二名的位置;在上汽集团旗下主流品牌中,上汽大众是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从销量来看,上汽通用销量略高于上汽大众,上汽大众失速,直接拉低了上汽集团整体销量和利润表现。
一直以来,上汽大众犹如庞然 *** ,领跑于乘用车市场,即便如此,在时代大潮面前,仍被颠得七荤八素,这给了全行业一个警示,敬畏市场,尊重消费者,是企业应有的觉悟,上汽大众尚且踏空,其他同行更需战战兢兢。
神龙汽车过去有多光辉,现在就有多落寞,它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一起,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大合资汽车企业之一;另一方面,它还是东风汽车乘用车事业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神龙汽车旗下的富康,一度和大众捷达、桑塔纳一道,被誉为家轿领域的“老三样”。
但这几年,神龙汽车的日子却愈发艰难。继2015年以71万辆的好成绩达到顶峰后,神龙汽车的销量陷入了年年衰败的局面。2018年和2019年,神龙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5万辆和11.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0%和55%。
去年9月,神龙推出“元”复兴计划,包括品牌推广、商务支持、财务支持、管理效率提升等措施,试图改变持续低迷的销量和业绩表现。但是2020年开年后不久袭来的 *** ,让身处武汉的神龙,乱了节奏。最新数据显示,神龙汽车11月汽车销量为5668辆,同比下滑22.10%;1-11月累计汽车销量为43870辆,同比下滑59.40%。目前,神龙汽车的市占率不到0.3%,PSA集团屡屡被质疑是否要放弃中国市场。
好在,从六七月份开始,神龙汽车旗下两品牌在近两三个月的销售势头不错,东风标致9月环比增长44%,10月环比增长33%,11月环比增长14%;东风雪铁龙10月环比增长33%,9、10月份的销量环增长均超过20%。神龙汽车算是回了一口血,但形势依然很严峻。
另一家法系车 *** 雷诺就实在扛不住了,今年之一季度,雷诺在华总共只卖出663辆,几乎算是无人问津,4月,东风雷诺发布重组计划,宣告雷诺退出中国燃油乘用车领域,这意味着雷诺汽车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几乎“名存实亡”,毕竟雷诺品牌在国内电动乘用车的市场规模也极其有限。日前,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公开表示,雷诺正在大规模重组,未来将重返中国市场。
“没有一个国际车企能够承受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后果。”PSA和雷诺高层都表达过同样的看法,这也是法系车溃败之下仍然坚守的原因。
存量市场容不下混子,尤其在 *** 打击和行业规则的转变期之下,细数今年退市或消失的车企品牌,应该是历年之最。核心技术、产品高附加值、新能源赛道、品牌和市场创新营销等,但凡在其中一个方面缺失或是短板,都有可能被洗牌,更不用说那些“ *** 泳者”了。
为曾拥有亿万皮尺部 *** “自来水”的众泰,现今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出局的行列。2017年-2019年,众泰汽车3年巨额亏损111亿元,到了2020年更是相继遭遇员工集体 *** 、经销商 *** 、债权人 *** 等诸多麻烦。截至目前,众泰汽车已经被裁定破产清算或重整。12月14日晚,众泰汽车发布公告,其母公司铁牛集团也即将重整。
12月15日,*ST夏利(000 *** 7)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名称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证券简称变更为“中国铁物”。如果不联系“前后文”的话,这貌似不是什么坏消息。但其实,这 *** 着征战汽车市场34年的一汽夏利,正式告别整车行业。
同样是申请破产重组,力帆的结局貌似比众泰好上那么一些。11月9日,力帆股份发布《*ST力帆管理人关于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 *** 益调整方案的公告》,吉利正式入股力帆,也为力帆汽车的重整画上了句号。
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 *** 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华晨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华晨集团表示,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合资公司。
11月13日,经杭州市中级人民 *** 裁决,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虽然东风汽车相关人士披露,此次破产清算的是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目前纳智捷还没有要退出 *** 市场,东风裕隆拥有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土地等诸多资产。但2020年前九个月的销量仅有77台,纳智捷已经走向了末路,离退出 *** 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上只是例举了近期发生的事件,而且只限于传统车企,其实,造车 *** 也是爆雷不断。粗略统计,今年出局的车企或品牌,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30个。总而言之,从整个行业来看,市场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未来几年,淘汰只会加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 *** 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