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杭州空气湿度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杭州湿度大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关于杭州的湿度及潮湿的问题
1、杭州的湿度相对较高,且存在潮湿问题。
2、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 *** 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处江南水乡,杭州的气候特点之一是湿度较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和夏季,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衣物、家具等物品潮湿。湿度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些健康问题,如关节炎、呼吸道疾病等。
3、此外,杭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加剧了潮湿问题。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有众多湖泊和河流,这些水体在特定条件下会通过空气流动和蒸发作用向城市输送大量水分。同时,杭州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也容易导致地下室和地下管道等地方潮湿。
4、为了应对湿度和潮湿问题,杭州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梅雨季节和夏季,居民们会经常开窗通风,以降低室内湿度;同时,也会使用空调、 *** 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湿度。此外,一些居民还会在衣柜、抽屉等储物空间内放置干燥剂,以防止衣物和物品潮湿。
5、综上所述,杭州的湿度相对较高,且存在潮湿问题。这一问题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然而,通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杭州居民可以有效地减轻湿度和潮湿带来的不便和影响。
二、杭州天气是不是很潮湿
相比北方,肯定是要潮湿很多的。不过习惯了就好,我在杭州已经生活了7年多了,感觉还好
杭州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属 *** 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 *** 、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 *** 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东部连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和强度上的不稳定 *** ,常导致气象灾害发生。
杭州市地跨南、北两个热量带,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受山体、水体影响,具有明显的小气候优势。
杭州市受 *** 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热、水同季且配合良好的气候特征。开春后,太阳辐射逐月增强,气温同步回升,雨量同季增加;6月份由春入夏,降水达到高峰期,气温同步上升;7~8月太阳辐射量达到更高,进入盛夏高温期,同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量较前期减少,进入本市的高温伏旱季节;9月份进入夏秋转换季节,光热水同步下降,受热带风暴(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秋雨来临,伏旱得以缓解;10~11月受 *** 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温条件优于春季;冬季光热水处于低值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杭州市南北地跨1.3个纬距,海拔 *** 米以下的平原低丘谷地(简称平原低丘谷地,下同)年平均气温相差2℃,≥10℃的活动积温相差600~800℃,山区与平原年平均降水量可相差3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相差150小时以上。
杭州市西南部的 *** 湖区、梅城两江 *** 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较多、热量条件更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区域;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湖区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适中,热量条件较优。
杭州市广大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千米以下的山区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由于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 *** ,杭州市气象灾害时有发生——春季连阴雨、倒春寒、晚霜冻,夏季洪涝、干旱、高温、台风,秋季连阴雨、干旱,冬季的低温冻害等。以杭州市区为例,有的年份酷暑难耐,日极端更高气温达40.3℃,有的年份寒冷刺骨,极端更低气温达-9.6℃;有的年份3月下旬下雪,冻害严重;有的年份久旱不雨,有的年份暴雨成灾;另外台风、强对流天气经常影响本市,影响严重。
三、杭州的气候有那些特点
杭州市位于中北 *** 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 *** 、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 *** 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光照、热量和水资源在地域分配上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 *** ,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 *** 天气。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更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 *** 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更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更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更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 *** 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 *** 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更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更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更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杭州市北、中部平原地区和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的盛行风向具有显著的季风 *** 特点,随着冬夏季节转换,最多风向也呈反向(交角120°以上)变化。每年2、3月(冬春之交)风向开始由偏北转为偏东,继而又转向偏南;6月(初夏)起盛行南——西南风;8月(盛夏)偏东风增多;9月(入秋)至次年2月,乃至整个冬半年偏北风占较大优势,其中,1月前后,北——西北风尤为盛行。以上规律在天目山顶部表现最为著。
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因受局部地区地形干扰,盛行风向具有地方 *** 特点。建德、淳安及临安昌化全年盛行偏东风,临安东部春季以东北风为最多,夏、秋、冬三季基本以西南风为主。
全市各地月最多风向的出现频率一般为10~25%,冬夏季较春秋季要大。
风速。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3~2.4米/秒。东北部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地势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都在2米/秒以上,尤其是钱塘江两岸的滨海平原,年平均风速超过3米/秒。低丘谷地,特别是与风向正交的山垄狭谷里,风速较小,如临安、昌化,年平均风速仅1.3米/秒,静风频率高达52%,比其它地区偏多20~30%。山顶、山冈和迎风山坡的风速远比平原地区要大。天目山顶年平均风速达6.3米/秒,静风频率低于4%。
各地月平均风速在1.1~2.7米/秒之间。通常冬季风速较大,夏季较小。中、北部地区春季风速略大于秋季,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则相差不大。
各地年更大风速和月更大风速,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天目山顶可25~30米/秒。冬春两季的大风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寒潮)南下时出现,多呈北——西向;而夏秋季的大风常受局部地区强对流(热雷雨、飑线等)和台风影响,风向较乱。
年平均气压。据杭州市气象台观测站1961~1980年记录,杭州市区的多年平均气压为1011.6百帕,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1953年和1970年出现更高年平均气压1016.5百帕,1974年出现更低平均气压1010.9百帕。年际平均气压更大差值为5.6百帕。
月平均气压。一年中,杭州市区月平均气压随月平均气温变化,更低的月平均气压出现在7月,为999.2百帕,更高月平均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为1021.6百帕。
气压的极端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