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组词(笏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地铁 1

今天给各位分享笏组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笏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笏怎么读
  2. 簪笏怎么读音
  3. 拄拼音组词
  4. 冕、濒、攸、锨、耷、孱、漱、肓、锉组词
  5. 曳的组词有哪些
  6. 笏的读音和意思

一、笏怎么读

1、拼音:hù,声母:h,韵母:u,声调:第四声。

2、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3、字级:二级(4559),注音:ㄏㄨˋ,造字法:形声:从竹、勿声,部首:竹,平水韵:入声六月,五笔:TQRR,仓颉:HPHH,郑码:MROD,四角:88227,结构:上下,电码:4561,区位:8343,统 *** :7B0F。

4、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二、簪笏怎么读音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玉簪、簪子、簪花、簪白笔、簪笔。

簪,又称簪子、发簪、冠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

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会把笔 *** 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1)从这里可以看到早期妇女是如何配戴和使用发簪。

(2)她在发簪的前端粘了一朵小花.

(3)但是,当他们再次抬起头看时,她们利用发簪反射太阳的强光让人们不敢直视。

(4)衣服镶着花边图案,上衣很短,露出一小截肚皮;发簪梳得高高的, *** 双牙筷,一年四季都包着花头巾。

(5)特别是造型像“虾姑”的发簪,是用多把银钗将发簪固定,用其他银质花钗等饰品加以装饰,配以简约的传统服饰,更显漂亮和独特。

(6)绕完后,把发簪横着往头发里 *** 。

(1)不一会祖母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2)他首先进封蹇义为少保,赐给冠服、象笏、玉带,并享受二职俸禄。

(3)说罢从源休手里夺过象笏,打在朱泚的头上,朱的额头霎时鲜血四溅,众人一时不知所措。

(4)见惯登堂持象笏,绝仁弃义斩驺虞。

笏组词(笏怎么读)-第1张图片-

(5)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6)鱼鼓简板胜于玎珰珂佩,葫芦拂帚胜于象笏朝簪。

(1)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 *** 。”

(2)唐代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3)唐代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弟兄俱簪笏,新升嫜衣巾。”

(4)宋代曾季貍《艇斋诗话》:“山谷‘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退之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5)宋代杨 ***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6)清代方文《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河山嫂氏贤。”

三、拄拼音组词

拄的拼音是zhǔ。拄组词有:拄杖、搘拄、支拄、枝拄、抵拄、拄笏、拄墙、小拄、拄撑、拄颐、拄颊、拄喙、拄拐、撑拄、撑天拄地、撑肠拄腹、拄笏看山、过头拄杖等。

三国·魏·曹 ***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

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 *** 巖悬拄杖籐。”

杨玉如《辛亥 *** 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窃谓 *** 虽经济困难,但现在战事已宁,从容建设,尚可勉力搘拄。”

清·翁方纲《王文简<古诗平仄论>序》:“既又见江南屡有刊本,或详或略;又有所谓《诗问》、《诗则》者,其论间有搘拄,亦大同小异。”

黄钺《陇右光复记》:“陕省之得以搘拄甘军者,此数人之力为多。”

四、冕、濒、攸、锨、耷、孱、漱、肓、锉组词

1、珠冕、服冕、黼冕、鸾冕、貂冕、簪冕、平冕、冕笏、解冕、绂冕、加冕、冕绅、舆冕、衮冕、衣冕、税冕、希冕、冕黻、麻冕、卫冕、裨冕、五冕、云冕、端冕、文冕、冕冠、山冕、黄冕、冕带、释冕、絺冕、裘冕、象冕、峨冕、宝冕、冕绂、鷩冕、衰冕、日冕、火冕、襟冕、冕弁、绅冕、挂冕、组冕、缨冕、带冕、毳冕、降冕、六冕、绋冕、轩冕、冕服、荣冕、冠冕、端冕、顶冕、冕旒、玄冕、凤冕、韠冕、冕版、珪冕、卷冕、露冕、弁冕、蝉冕、褰帷露冕、九旒冕、无冕之王等。

2、濒近、阳濒、濒临、海濒、濒死、濒危、濒于、东濒、濒海、濒危物种等。

3、攸攸、攸远、焱攸、有攸、攸尔、相攸、攸隔、令攸、攸长、攸游、攸然、攸女、攸心、攸乐、生死攸关、邓攸无子、邓攸忧等。

4、朱耷、耷拉、挂耷、蔫头耷脑、滴里耷拉、臊眉耷眼等。

5、孱孱、病孱、孱愚、孱庸、猥孱、孱质、驽孱、孱蒙、孱钝、孱昏、莱孱、肤孱、孱细、青孱、孱踈、孱夫、孱躯、孱颜、惊孱、高孱、孱王、孱德、孱嫠、孱羸、孱妇、贫孱、虚孱、孱困、孱昧、孱懦、羸孱、空孱、孱僮、孱微、孱拙、清孱、愚孱、孱弱、孱头、孱肌、孱陋、孱琐、孤孱、孱浅、懦孱、尪孱、气孱、羸孱、孱颜等。

6、漱漱、漱流、漱墨、汩漱、寒漱、漱盂、漱涤、漱齧、漱浣、咽漱、漱咽、涫漱、飞漱、洗漱、漱澣、漱润、濯漱、鸣漱、漱石、漱濯、漱玉、漱啮、搜漱、漱腴、澡漱、漱盥、吐漱、盥漱、漱洗、漱口、漱酒、漱芳亭、含漱剂等。

7、高肓、膏肓、肓膏、肓膜、起肓等。

8、捣锉、扁锉、冷锉、土锉、锉子、眼锉、慑锉、板锉、折锉、斫锉、锉工、锉斩、锉刻、锉折、顿锉、摧锉、锉荐、锉屑、锉碓、擣锉、锉辱、锉 *** 、锉 *** 、磔锉、锉刀、斩锉、绳床土锉、大锉碓、绳牀土锉、锉角媒人、截发锉藳等。

五、曳的组词有哪些

1、曳的组词有哪些:掣曳曳、曳曳、蹩曳、跛曳、曳步、曳柴、掣曳、曳掣、倒曳、曳缟、曳光弹、曳寒茧、晃曳、曳茧、曳裾、曳娄、殴曳、疲曳、

2、曳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斜钩、撇。

3、曳的拼音为yè,部首为丨,结构为单一结构,注音为ㄧㄝ_,笔顺编号为251153。

4、曳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5、一、基本解释点此查看曳的详细内容

6、(动)拖;拉;牵引:~光弹|弃甲~兵|~力。

7、动词(1)(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2)同本义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_摔之意。车轮曳踵。——《礼记·曲礼》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负箧曳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4)穿着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5)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6)飘摇。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7)率领孙子命章子曳兵与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形容词困顿,精力衰竭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8、yè,同_。(1)(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2)同本义[drag;haul]曳,臾曳也。从申,丿声。——《说文》(臾曳:束缚_摔之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下面介绍下曳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10、掣曳曳、曳曳、蹩曳、跛曳、曳步、曳柴、掣曳、曳掣、倒曳、曳缟、曳光弹、曳寒茧、晃曳、曳茧、曳裾、曳娄、殴曳、疲曳、

11、《漂溪·摇摇曳曳水西流》、《曳杖·曳杖度林樾》、《浮云·溶溶曳曳自舒张》、《传闻·力战奚忧曳落河》、《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曳杖·柳条一何长》、《赠道士·簪星曳月下蓬壶》、《虞美人·彩旗摇曳樯乌转》、《澌澌水·危柱抨抨曳素丝》、《密云亭·落花摇曳水溶溶》、

12、负箧曳屣、履丝曳缟、泥涂曳尾、弃甲曳兵、藤萝摇曳、心旌摇曳、熊经鸟曳、摇曳生姿、曳兵弃甲、曳兵之计、曳尾涂中、曳裾王门、曳尾泥涂、簪星曳月、纡金曳紫、鸣玉曳组、衣不曳地、纡朱曳紫、横拖竖曳、鸣玉曳履、

13、说文解字邓石如徐伯清 *** 宋克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六、笏的读音和意思

1、意思: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2、部首竹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10画。

3、五笔TQRR,仓颉HPHH,郑码MROD,四角88227。

4、结构上下,电码4561,区位8343,统 *** 7B0F。

5、笏为古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长方形。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狭长者。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6、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7、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_形似笏板_故称。

8、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文章分享结束,笏组词和笏怎么读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