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汽车消费,以及国产车排名一览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有哪四个类型
1、一般来说有A、B、C、D等级车,各国标准各不一样,我国更是无统一标准。
2、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一亿辆,年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辆。由此可见,我国的汽车市场潜力十分巨大,2010年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潜在的大市场,将为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同时,也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或经营。
3、面对潜在的大市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汽车税费不合理(多、杂、重),各地的市场保护和 *** 政策、城市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滞后,汽车保险市场混乱,汽车售后和维修服务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差悬殊,造成汽车有效需求不足。
4、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很大,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场。我国三次汽车消费高峰和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从2001年来看,国家及各地在汽车消费上有很多新的、能有效剌激需求的政策 *** ,如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之一次关税下调等。
5、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汽车销售的增长。汽车市场消费结构从 *** 购车为主向个人购车为主转变,购买汽车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老百姓的现实需求。计划经济时代,汽车一直被作为生产资料管理,然而,随着 *** *** 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 *** 的变化。
二、中国人对汽车的消费观
1.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可以从深植于国人心中数 *** 的中国传统文化谈起。这种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根深蒂固,体现在诸多方面,如中庸之道、人伦关系、面子文化以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2.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人的消费理念,使得在消费行为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且品牌意识强烈。在汽车消费领域,这些传统观念表现得尤为明显。
3.汽车消费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中庸之道”的追求。长期以来,遵循中庸之道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不过分突出、保持平和风格的车型。例如,凯美瑞就是凭借其中庸设计在市场中高级轿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4.另一个消费特点是崇尚名牌。尽管一些消费者在网上支持自主品牌,但在实际购车时,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这种对洋品牌的偏好使得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5.此外,消费者在汽车购买时还表现出贪大求全的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对三厢车的偏好以及对车辆长度和配置的过高要求上。为了迎合这种消费心理,许多汽车厂家对车型进行了加长和升级。然而,这种加长除了外观上的气派,并没有带来实质 *** 的功能提升。
三、现在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是谁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的消费观念与其他世代差异大,车企需要重新审视品牌 *** 、更新车型设计和改变营销策略,来满足市场新主力的需求。
1.90后消费者已逐步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
90后汽车市场消费占比——实际与预测(非90后是指年龄大于90后的群体)
2.90后对动力及 *** 的关注度与其他年龄段相比略低,但对外观更为关注
与其他消费者的关注点一致,90后对汽车动力 *** 能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由于90后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接受程度更高,对 *** 的敏感度低于非90后;90后对外观和娱乐关注度高于其他消费者,体现了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与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差异。
某外资汽车品牌市场部主管表示,90后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与70后、80后的差别很大,所以,2020年之前,品牌 *** 要年轻化,产品设计要个 *** 化,销售策略要灵活化,才能满足新主力客户的需求。
3.就外观特 *** 而言,90后对时尚、科技感等特 *** 更关注
90后对动力与造型相关关键词的关注指数
·造型时尚包含外观时尚、个 *** 、动感等关键词
·豪华尊贵对应外观豪华、造型尊贵等关键词
通过动力及外观关键词的关注指数分析,可以看出90后对各项技术细节的关注度要略低于非90后消费者;在汽车外观方面,90后更注重汽车时尚感和个 *** 化,对内饰要求科技感。为迎合90后消费习惯,车企在新一代的车型上要进一步提升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更强调动感、个 *** 与感 *** 。
4.在 *** 关注度方面,90后消费理念超前,更容易接受 *** 购车,对汽车金融利好,并因此对 *** 敏感度较低
相较于其他世代,90后的消费观念超前,敢于提前 *** 未来的消费;90后关注车贷的热度远高于非90后,对于汽车金融利好;因车贷的广泛普及,90后对 *** 敏感度要低于非90后。
某银行车贷事业部部长表示:“虽然中国整体的车贷比例远低于欧美,但近几年的增速较快,很大一部分来自于90后的贡献。”
自主品牌 *** 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由2014年的38%上升到2016年的43%,这主要得益于成功的SUV产品布局和坚实的低端车型市场基础。
1.占有率逐年上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的成功布局及坚实的低端车市场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协会;罗兰贝格分析)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近年持续上升。首先,成功的SUV产品布局,让自主品牌抓住快速增长的SUV细分市场,推出多款 *** 价比高的SUV;其次,坚实的低端车型市场基础,使自主品牌的产品 *** 价比较高,近年也推进渠道下沉以及服务下沉,成功捕捉了三四五线城市汽车消费增长的红利。
2.自主品牌近年发力SUV,在SUV细分市场增速迅猛,逐步挤压合资品牌SUV的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SUV销量及市场占有率(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协会;罗兰贝格分析)
自主品牌SUV近年增速达到20%,远高于合资品牌SUV市场7%的增速,逐步挤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预估在2020年可占据整体SUV市场的60%以上。
而自主品牌SUV的高速发展,则源于不断推出多款高 *** 价 *** SUV车型:
2015―2016年,自主品牌共推出72款 SUV,而合资品牌仅推出了43款;SUV细分市场销量前10排名中,自主品牌占了6席。不过,部分自主品牌过分依赖于SUV市场,而忽略了传统轿车的产品开发,是其未来发展的潜在挑战。
3.自主品牌占据低端乘用车市场的主要份额,同时通过技术及产品升级,逐步渗透中端市场
中低端细分市场,各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H *** ;罗兰贝格分析)
自主品牌在低端细分市场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目前已凭借其高 *** 价比在低端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合资品牌的介入,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有微降。同时,自主品牌谋求转型,对标合资品牌,针对中端市场布局新品牌或新车型,其在中端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但进军中端市场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迄今为止仅有小部分车型得到市场的关注,预计2020年市场占有率将为10%左右。
4.对比城市关注度,可以发现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更加关注自主品牌,而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则相对更关注合资品牌
(资料来源:头条指数,罗兰贝格分析)
从品牌的关注指数上看,自主品牌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关注度更高,而合资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获得的关注度更高。丰田和大众在各线城市的关注指数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德系豪华三强在一二线城市获得的关注度高于三四五线,体现出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更注重 *** 价比,更追求实用 *** 的特征。
5.在车型关注度对比中也可看出,自主品牌车型在三四线城市的关注度更高
不同城市车型的关注指数排名(资料来源:头条指数;罗兰贝格分析)
热点量产车型在各线城市获得的关注度都较高,如汉兰达、途观、 *** 等;五菱宏光、哈弗H6等高 *** 价比国产车型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关注度远高于一二线城市,而凯美瑞、宝马5系等合资车型在一二线城市的关注度更高。
近年,随着新技术发展迅猛,汽车领域的智能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数据表明,中国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远高于欧美,说明新技术在中国更容易推广。
1.由于中国新车销量占比更高,汽车新技术在中国相较成熟国家更易于推广
新车销售比例(资料来源:汽车流通协会,ACEA;罗兰贝格分析)
中国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68%)远高于欧美(30%―40%),新技术在中国更容易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已渗透到中国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消费者对于车联网和新能源这类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
2.整体来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度更高,同时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也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技术
因电动车和新能源车产业化程度较高,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程度要远高于其他技术。尽管自动驾驶离成熟的商业应用还有较长时间,但部分技术已有初步应用,且随着大量企业对自动驾驶的涉足和媒体聚焦,消费者对其的关注程度较高;车联网借助于移动互联的推广、自动驾驶的应用,也逐步为消费者所关注。
3.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主要受到多方面驱动,限牌限行和新产品的加速推出都促进了新能源车的个人消费及关注度的提升。
新能源车关注的主要驱动因素(资料来源:北京交管局,中国汽车协会;罗兰贝格分析)
4.大多数OEM与战略伙伴纷纷尝试自动驾驶的商业合作,而媒体对此类合作的宣传也逐步增加了消费者关注度
四、我国汽车消费趋势分析
个人觉得我国目前汽车消费趋势处于上升阶段,从08-09年底,汽车消费是飞速增长,原因可以分为金融危机后,人们的消费观有所转变,还有就是国家的政策 *** 了小排量车型的销量的增长,虽然今年汽车行业的态势略比去年下降,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因为现在人民币的增值,再加上通货膨胀,以及房价的高居不下,所以大部分纠结于到底先购车,还是先买房的人群都决定先买车。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追问。
五、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怎么样
201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后,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波动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19%;销量为2887.9万辆,同比增长3.0%,均达到近年更高值。2018年以来,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 *** ,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冲击,全年总计汽车产量为2532.5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78%。
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局面。2022年1-11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87%,达到近些年更大值,随着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出现连续下滑,2021年,我国乘用车销售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81.76%。2022年1-11月,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87.61%。
2012-2021年,我国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9.7%,2016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13%,较2009年下降6.7个百分点;随后商用车市场份额有所回升,2021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8.24%。2022年1-11月,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2.39%。
2017年以来,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产量及销量增长乏力。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双双负增长。2020年受 *** 影响,我国全年乘用车实现产量1999.4万辆,同比下降6.4%;实现销量2017.8万辆,同比下降5.9%。
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7.1%和6.5%,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2022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累计增速放缓。
2012-2015年商用车市场一直比较低迷,累计销量同比负增长。虽然2014年9月以来国家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有助于商用车走出低谷。9月商用车环比增长明显,但同比仍然负增长。10月份、11月份商用车月度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虽然在2014年,同比增速开始回升,但是到了201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16-2020年,商用车市场回春,2016年商用车产量为369.8万辆、销售量为36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0%和5.8%。2020年,商用车市场累计产量为523.1万辆、销售量为5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18.7%。在 *** 的影响和汽车整体及乘用车产销同步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2021年,中国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2022年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 *** .7万辆和3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2.1%,继续呈现两位数下滑。
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0年增加2 *** 万辆,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 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4.63亿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